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盐湖提锂产业研究
来源: | 作者:君研投研团队 | 发布时间: 2021-11-29 | 726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2024年可以实现产业化。

1、锂辉石提锂:目前最成熟、产量最大的提锂技术。以前采用煅烧法,缺点在于1:3的石灰石比例煅烧,整体收益偏低;目前主流方法是硫酸法。锂辉石提锂的主要成本在原材料的采购,其加工成本低于盐湖提锂。

2、云母提锂:国内主要是江西锂盐厂使用云母提锂技术。以前4.4~4.5品位的锂云母可以通过1:3的石灰石掺杂煅烧;现在矿品位下降,因此石灰石法不再适用,而采用硫酸盐法,锂云母+硫酸钠+硫酸钙+少量硫酸钾进行煅烧。

3、黏土提锂:目前尚未产业化。原则上有三种方法,硫酸法(杂质含量比较高,对环境影响较大),硫酸盐法(和云母提锂方式类似,锂的浸出率95%左右)和压煮法(收益率较高的同时成本较高)
4、盐湖提锂:盐湖提锂总体成本偏低,因为卤水是自有的而矿石都是上游采购的,但其加工成本较高。

7:全球盐湖提锂产量占比有望在2025年达到45%

因锂浓度比较高,锂辉石提锂开发程度远高于盐湖提锂。以澳大利亚为例,尽管锂资源占比仅为3%,但贡献了2020年全球近50%的锂资源供应量:

图82020年全球各国锂产量

2020年,我国生产的锂及其衍生物共计约28.86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七成,但锂资源对外依存度依旧很高,锂盐加工的原材料约74%由澳洲的硬岩锂矿供应。
受前几年锂盐价格持续下挫及疫情等宏观经济政策影响,澳洲锂辉石矿山相继出清重组,在经历出清重组后,产能集中度已大幅提高,议价能力显著增强,加之中澳关系紧张,实现锂资源自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尽快摆脱对海外的高度依赖,我国亟需通过盐湖提锂实现锂矿供给和成本的自主可控。
我国锂辉石资源储量低,品位参差不齐;云母的原矿的品位都比较低,极少能达到0.8%;黏土提锂尚未产业化。目前,考虑到我国的锂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且由于盐湖锂资源单体储量高,易形成规模优势,其成本优势显著(从成本曲线上可以看出最左端基本被盐湖项目占据),国内盐湖提锂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92020全球碳酸锂累计产能成本曲线(引自五矿证券)

国内企业一方面积极地走出去,大举并购南美的优秀锂资源企业;另一方面,国内的锂盐虽然资源禀赋一般,但提锂技术在数十年的摸索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2

盐湖提锂


制约盐湖提锂产业化进程的核心问题——镁锂比。镁锂数量关系呈反比,由于镁与锂的化学性质较为相似,是较难分离的两种元素,由此决定了提取方法:
1、沉淀法
智利和阿根廷都属于锂离子浓度大、镁锂比比较低,即较优质的盐湖资源,使用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沉淀法即可提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