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hdoh.png)
因此,生产高性能吸附剂及纳滤膜及反渗透膜的相关企业将是我国盐湖提锂产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受益者。尽管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是确定性的发展机会,但从行业角度来看锂作为金属元素,仍属于周期性行业。行业顺周期的产能扩张就是一场竞赛,尽管不能保证新增产能卖到最高价,但在价格出现拐点时,它能以足够低的规模成本维持利润率增长。这就像博弈论里的古诺寡头竞争,在一个多边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模型,每个竞争者都想比对方增加更多的市场占有份额。市场总的供应量再次压倒需求,价格的信号棒又亮起来,指挥行业进入又一轮平衡。所以我们必须在未来锂价不确定的背景下,寻找确定性的机会。供需关系时刻处于动态平衡过程,在任何一方失衡的情况下,锂价都会受到较大影响。从目前来看,由需求端爆发性的增长带来供给端扩产是确定性趋势。尤其是盐湖提锂方向的扩产更是重中之重。锂资源的需求的主要增长极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光伏风能等再保障电网稳定的储能设备加装,都是可预期的未来,因此全球对锂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是确定性的趋势。在今年锂价大涨的背景下,主要企业也纷纷宣布了扩产计划。2021年,青海盐湖的主要产能有10万吨LCE,按照碳酸锂19.7万元/吨的价格,市场规模约200亿。据初步统计,国内已建成和有明确规划的产能项目达到25万吨LCE,而盐湖项目的产能一般需要1-3年建设周期。如果达产顺利,到2024年的产能至少是目前的2.5倍,成为全球锂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占据全球碳酸锂产能供应量约1/5。
_u0ww.png)
图11:2021-2025青海盐湖产能预测(引自中金有色研究院)钠离子电池、黏土提锂等技术的科学实验进展以及产业化落地存在不确定性,但从技术角度出发,新兴技术的发展必将刺激盐湖提锂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是确定性趋势。由于锂价的持续上涨,迫使下游客户开始将目光转向锂产品的替代物。宁德时代在2021年7月底发布了第一代钠电池,循环次数可达到3000次以上,据测算,当其循环次数达到4500次以上时,则在经济性方面就具备与锂电池抗衡的条件。目前由于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在储能或者两轮车可以配置,但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和消费电子领域并不适用,而动力电池才是锂电池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和增长极,因此钠电池的成熟或许会在局部领域削弱锂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