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760亿蓝海,第三方消毒供应市场蓄势待发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20-08-26 | 6263 次浏览 | 分享到:

成本高企:

 一家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左右,二级医院固定资产投资在1200万元左右,按照2017年中国医院新增数量,我国二级、三级医院新建消毒供应中心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9亿元,这还未包括现有医院改建、扩建消毒供应中心的固定资产投入。但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以企业方式投入场地、消毒设施及耗材以及负责管理运营,可以帮助医院大幅度减少相关成本支出。此外,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三级医院单把器械的消毒灭菌成本在4.5-5.5元,二级医院则在6.5-7.5元左右,可见医院级别越高,产能相对饱和,设备、场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越好,资产的折旧摊销分摊到单把器械上就相对越低。而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可以将单把器械的消毒灭菌成本降到3-4元,每年可以为三级及二级的公立医院以及手术量较大的专科医院节约20%-30%的综合运营成本。因此,基于成本考虑,未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将会选择消毒外包服务,与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深度合作必将成为未来主流模式。

效率低下: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保管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周转中心,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和医疗环境的安全。但现在的医院消毒供应室仍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认识偏颇、位置偏僻、设施落后。现在卫生部对各级医院的消毒卫生室的设置要求、工作质量都有规范性的要求,但由于部分领导对其重视不够,一些效益较差的医院甚至把消毒供应室看做负担,认为其过多占用核心业务资源。其次,一些医院会把消毒供应室建在医院的偏僻角落或边角地带,面对过大的器械基数,消毒效率低下,不利于医疗用品的供应和回收,更不利于医院感染管理。

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消毒上面,再配合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运营,能够有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效率和质量。不仅解决医院消毒效率低下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成本负担。


(三)多方抢食下的市场

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市场具有独特的行业优势,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医药上市企业、感控设备商、医药供应链平台商、药品配送商等五大类企业都纷纷加入到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筹备和建设之中,截至目前,全国已陆续出现了约120个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

从产业链分布看,消毒供应中心的上游主要为消毒灭菌设备及耗材生产商,如外企STERIS(美国思泰瑞)Synergy Health(英国新合力)等,国药器械、新华医疗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以及老肯医疗、江汉医疗、迈尔科技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