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从“制度经济学”看顶层政策设计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22-04-15 | 391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两年时间以来,我国顶层经济设计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中央政府施政将“最大程度削减人民群众基础开支负担”作为重要出发点,接连对互联网行业进行反垄断、对医药行业进行带量采购、对教育行业要求停止课外辅导,对房地产行业施加三道红线。市场多认为此类政策属于行业收缩性措施,而根据20224月《全国统一大市场》文件相关描述,我司认为目前各项经济措施可能是师从“制度经济学”流派,其本质不在于收缩而意在为企业设置必要边界。

 

一、什么是制度经济学

一般认为,主流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国富论》发端,中经大卫李嘉图等细化,20世纪以后再由凯恩斯《通论》获得大量启发由此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的现代经济学体系。而在现代西方经济学蔚为壮观的体系中,制度经济学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一支。

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Economics)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制度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制度经济学派专门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

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由经济学家科斯开端,其在1937《企业的性质》论文中所提出相关设想,1960年他发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用交易费用和产权解释了外部性问题,最终通过其他人的归纳得出了现在广为流传的科斯定理,科斯先生最终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

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近30年多年来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

 

二、制度经济学重点理论

制度经济学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核心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此外还有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两个辅助理论。相关的理论的叙述基础较为庞大,在此以钢铁厂经典案例为引介绍其大致思想内涵。

1、三核心理论之交易费用理论案例

三大理论中交易费用理论是基础,该理论大大拓展了成本的范围,认为成本不仅仅是数学公式中的算数成本,经济运行中社会存在“不可见但必要且事实存在”的社会运行成本。

钢铁厂建设生产为例钢铁厂本身的成本包括建厂成本、铁矿石原料成本,和劳动力雇佣成本等基础性成本,但这些只是钢铁厂投资建厂的“私成本。但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排放的污水、废气、废渣,这些是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些成本是公共的,但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权属划分,一旦这些社会代价也形成了实质费用支出,也应计入总成本。如以往新闻中报道的化工厂造成的癌症村,按照该理论,癌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应归属于钢铁厂的成本范畴考量。

 

2:钢铁厂的污染由社会(尤其是附近居民)承担

也就是说,如果钢铁厂仅计算投资成本,这笔生意是合算的,但如果加总社会代价看,可能就不合算了。对待这个难题,经济学家一般提出通过征税,政府用税金二次投资到医疗医保等行业来解决潜在的污染使人患病的问题,即政府税收干预。当企业赋税高,成本上升,生产量和生产积极性自然会下降

实际过程中,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政府的实际税收补偿效率较低,政府收到的税金实际流入居民手中的比例往往低于50%。于是制度经济学鼻祖科斯提出政府只要明确产权就可以了”,即如果把钢铁厂的污染社会成本异化产权,将成本支付产权“判给”钢铁厂,钢铁厂就必须给当地居民一定的赔偿费,方可在此设厂炼钢。

这样一来,钢铁厂事先付出了赔偿费,成本增加,这与向政府赋税的经济后果相同,成本均上升,生产量和生产积极性均下降。而这一过程中简化的政府税收流程,居民获得的货币化补偿更高,因此理论上能够更有效地刺激社会消费端总需求。

2、三核心理论之产权理论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3:私人成本和社会代价的总成本最优

按照上述案例,将污染成本界定到钢铁厂,钢铁厂付给居民金额,可以让居民认为减少污染换来较为健康的身体的“权利”,则只要“金额得当”,钢铁厂和居民都获得了满意。

总量上看,当厂家多生产钢铁的赢利与少生产钢铁但接受“赎买”的收益相等时,它就会减少生产。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厂方赔偿,还是居民赎买,最后达成交易时的钢产量和污染排放量会是相同的。按照科斯的想法,政府应减少干预,加强产权定义,谁得到产权谁从中获益,一方必须支付费用来“收买”对方。

该案例属于科斯早期的理论解释,后续经过多位经济学家发展为科斯定理,可是定理表明,市场的真谛可以不是价格,而是产权。只要有了产权,市场主体自然会商量”合理的价格政府只需要明确产权,并且有效地保护产权。

3、三核心理论之委托代理理论(已被博弈论取代)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委托代理理论对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两权分离问题的探讨,倡导所有者将经营权利进行让渡,仅保留剩余索取权,职业经理人制度是该理论的一个实践。

目前该理论已被博弈论解释覆盖,上世纪曾适用于我国企业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目前已较为过时。

4、辅助理论之企业理论

主流经济学中假设均为理性人,而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理性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即在不伤害自身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性目标。企业理论还认为企业管理也是有费用的,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其限度在于利用企业方式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

由此,制度经济学多数观点认为企业发展是“有边界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活动主体,在追求生产效率最高和生产成本最低的过程中,但也应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

 

三、我国顶层设计与制度经济学

1、企业理论与反垄断

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是有边界的,企业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这一理论无需举例,当前我国“反垄断措施”即是该方面的具体实践。

诚然,一些市场观点认为是否对互联网企业反垄断力度过大,海外中概股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公司在本轮反垄断过程中证券跌幅较大,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根据2022年刘鹤总理在金融稳定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刚刚公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文件,中央政府已注意到此前在反垄断过程中的问题,相信在未来反垄断措施将进行一定的方法论修正。

 

4:反垄断将进行改进

2、交易费用理论与全国统一大市场

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费用越接近于零越有利于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活动中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则可大大降低总的交易费用

科斯给出的方法是企业之间应加大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力度,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壁垒或市场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5:打破地方保护的市场分割,全面降低交易费用

根据《全国统一大市场》文件对总体目标的论述,几乎是80%契合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的思想内涵: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6-7:清除边界壁垒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参考打破ABC交界区域壁垒案例,如图左,三色圆的交界地区中,红色圆圈在自身内部设置特殊壁垒,导致绿色圆圈和蓝色圆圈无法进入红色,交界区域的实际面积被红色圆圈占有;而图右,红色圆圈不再设置壁垒,则交界地带其他两色圆圈也可进入,从而交界面积可以得到共享,促进了交流,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该理论直指目前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封闭生态构思,潜在的解决办法是推行分类分级审查。

 

8:可能会推行分类分级审查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步骤较为具体,具体实践上,破除我国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在国际环境趋于恶化的背景下,主动寻求降低国内交易成本以抵御潜在的贸易风险,是未雨绸缪的前瞻性考量。

3、产权理论与房屋土地所有权延伸

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认为明晰的产权制度可以减少市场摩擦,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结合后期对该理论的修正,对该理论的讨论集中于政府在放弃税收参与后,如何界定产权。

由于涉及较为核心和敏感的所有制问题,该理论目前只有小范围讨论:以我国土地和房地产的产权为例,理论上我国土地为国有,产权属于国家,但实际上我国自2008年对农村土地承包30年期限届满后,给出的意见是重新签订承包契约续签30年,有一定的永续性意味,70年的住宅房屋期限未来也面临相似的状况。

 

9:土地大概率将持续续期

一旦房屋和土地的实际使用权出现事实上的永续性,则公有制的主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微妙的变化。因而有一些观点指出:“在永续使用的事实下,中央政府应保留对土地和房屋用途的解释权”。如房屋超过3套必须出租以保证房屋出租市场的供给稳定、土地承包必须进行耕作否则收回以维持农业生产的可靠性等措施。

我司认为,城市方面,如果未来全面推行房地产税,对土地和房屋资产多的高净值群体,有可能将出台强制性政策解释;农村方面,对于土地权属问题,将继续“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确保农业弱势群体相对获益。

 

四、制度经济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1、市场经济优化,绝非变回计划经济

制度经济学倡导企业做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承认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本质上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支流,仍采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因此我国采用制度经济学思想,绝非要停止市场经济回到计划经济,而是要求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造成的诸多问题进行优化,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目标。

例如钢铁厂案例中,政府不再加征税收后,钢铁厂和附近居民需要通过谈判来确定,如果A区域居民不同意就去B区域,B区域不同意就去C区域,直到市场交易双方都达成满意的结果,再进行投资建厂。

2、跨区域业务拓展,渗透能力更强的龙头企业更优

制度经济学要求社会交易总成本越低越好,在我国区域竞争中,存在诸多行业和地域隐性壁垒,为此《全国统一大市场》文件中着重强调需消除这些壁垒。

制度经济学是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的,那些手握现金的龙头企业在行业壁垒破除过程中,能够拓展更大的地盘,理论上优势龙头企业的一体化水平将继续增高。

3、政府界定产权,企业税收减免,国民获得企业直接支付

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应减少税收干预,提倡政府只需要界定好产权,剩下的事情交给市场自己平衡。因此我们预计我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减税降费措施,企业自主将社会代价成本货币化,直接转移支付至个体居民,有利于国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促进消费能力和内需市场。

4、垄断企业边界收缩,短期中枢下移,长期中枢恢复

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发展是有边界的,这与我国目前的反垄断密切相关,港股市场中,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已出现中枢下移,但长期来看,垄断企业在划定边界后,能够更有效地聚焦其本身业务,当前互联网企业的跌幅有较大的情绪踩踏助推驱动,长期来看,其价值中枢将再次获得新的平衡。

 

总体而言,制度经济学所提倡的种种,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化完善,政府将减少行为干预,企业降低税收水平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支出,居民获得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这有利于当前“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