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中国资本市场下的投后管理现状及看法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19-05-17 | 5142 次浏览 | 分享到:



核心观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提高机构募、投、管、退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一直被忽视的投后管理服务也成为机构提高自身实力的重点,很多人都认为投资机构投完项目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如果企业无法实现价值增值,最终也只会落得很尴尬的局面。投资机构的投后管理则是帮助企业实现增值的有效途径。投后管理是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四要点之一。在完成项目尽调并实施投资后,直到项目退出之前都属于投后管理的期间。由于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在不断变化,公司的经营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增加了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投后管理正是为了管理和降低项目风险,是 VC/PE 参与管理使企业实现增值的过程,从而使得投后管理成为基金的核心竞争力,逐渐显现新的盈利模式。


“投后管理”这一概念早在30年前就被提到,1984年美国学者T.Tyebjee与Bruno在《风险投资5阶段模型》一文中首次提到投后管理这个概念,如今硅谷的投后管理已经发展得十分系统和深入。随着近几年股权投资在国内的活跃,我们国内PE同行也在积极布局这个领域。由于每个企业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对应的投后管理工作也不一样,关于投后管理很多人听到这样两句话:“好的项目永远不需要投后”和“有投后管理才能让公司走的更远”,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正如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投后这里从投资和管理的角度分别阐述每个阶段投后管理应有的侧重点。



投后管理的现状


被动型管理居多


很多投资机构在完成投资后很少主动与企业联系,由于投资项目的差异化,每年仅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或者仅仅收集已投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参与企业的股东会。


忽视投后管理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就是没意识,管理股权流通可以极大的提高股权投资的收益,只顾投,不顾退,即使想退不知道如何退,找谁合作。中基协会长在洪磊在青岛财富论坛上发表讲话说:私募股权基金是长期性资本,不是投机性资本,基金存续期周期一般为十年以上,所以已投项目的投后管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专业化的团队比例低、资源配置不足


据了解,活跃与中国境内的VC/PE机构中,仅有16.1%已设立专职的投后管理团队,时至今日此比例仍然不高,时间和人员配置远远不足。90%的人员是募资和投资,投后人员不足10%,例如九鼎投资的投后比例是最多的,其他机构的投后比例甚至更低,此外,投资机构90%的时间都在考虑投资和募资导致投后服务达不到应有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