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储备基地总共规划了三期,其储量安排大致是:第一期1000万至1200万吨,第二期2800万吨,第三期2800万吨,合计6800万吨。2014年11月23日,国家统计局曾透露国家原油储备一期工程已经接近完成,一期原油储备基地可储备原油1243万吨,相当于9100万桶。

图6:我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时间点已经到来
但当时的规划早已无法满足现状,2019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已达到6.51亿吨,并仍在持续增长。根据数据计算,我国一期战略石油储备仅够使用7天,即使三期工程全部建成也不足使用30天,相比发达国家普遍90天的储备规模差距过于悬殊,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存在巨大缺口。
扩大战略石油储备正当时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不仅能够降低主权国家能源安全风险,保证进口国的政治国防稳定,还能发挥其经济作用。从宏观调控角度看,战略储备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价格预期调节,当突发事件导致油价上涨,经济部门可以在油价大幅上涨时向市场释放储备油以扩大供应,缓释市场对于价格上涨的预期,从而达到减轻原油价格变化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尤其对原油进口大国而言,战略储备更是防止原油供应短缺的头道防线,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根基。
展望2020年,尽管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导致短期和局部的供应紧张并诱发价格波动,但供需基本面不支持国际油价继续走低,预计2020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在每桶27至42美元区间。该区间属于2000年以来相对较低价格,鉴于价格战可能使油价保持长期低迷,我国可以在该时间区间寻求建立更加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