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不再难啃的骨头——2020年的互联网医疗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20-03-27 | 390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平凡的2020,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将互联网医疗重新推上了新闻热点。从居家的远程问诊和远程处方,到如外卖一般的便利的在线购药和药物配送,再到首都医学专家对武汉重症病患的远程在线会诊,社会各界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互联网医疗带给生活的便利。

针对互联网医疗行业在本次疫情期间发挥的巨大作用,国家卫健委在两个月内连发三文:一是要求加强互联网医疗的咨询服务作用,二是要求强化互联网医疗在分级诊疗中的地位,三是要求各省加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望在2020年迎来突破式发展。

忆往昔——互联网医疗历史发展

序曲:(2000-2010年)早在2000年,丁香园、39健康网等企业已经开始创立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之路。而奏响这一序曲的原因也是来自互联网对医学领域的第一次渗透。

前奏:(2010-2014年):2010年左右,智能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现象级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已初具规模,在此项革命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行业进一步发展加速,现象级的企业也出现在医疗行业,比如2011年成立的春雨医生。

高潮:(2014-2015年):2014年在“双创”和资本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行业飞速发展。2015年,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开始陆续发布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大政方针,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向基层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探索电子处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热度空前。

回落:(2016-2017年)2016年开始,政策对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所限制,一方面对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结束延期,天猫京东等平台不许再卖药。

反转:(2018-至今)2018年国务院再次发文《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疗再次得到市场重视,相继2019年医保局明确了互联网医疗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互联网医疗的版图。时至今日,新疫情的再次刺激,互联网医疗重新走向上山之路。

再回首——互联网医疗关键环节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因素:①医疗资源;②支付方式;③医疗信息系统;④药品处方流转;⑤政策监管;⑥流量入口。

医疗资源:目前的管理办法将互联网医院分为两类:1.作为实体医疗结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如西安高新互联网医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