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浅谈文化产业投资现状及措施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19-07-26 | 52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具体来讲,解决目前文化产业投资创新模式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政府投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生动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为此,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需要从两个方面实施转变,首先是投资对象的改变,在以往的投资中,政府的财政主要重点支持于国有企业,以为国企提供贷款担保和资金支持的方式为主。从如今的情况来看,这个对象应扩大为具有较高收益且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型科技创新项目,进一步解决该类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二是投资方式的转变,投资方式应由以前的直接注入资金向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产业基金扶助等方式转变,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生产服务积极性,这一点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企业签订协议书,当企业的发展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政府的要求之后,政府补助就不再予以追回,若未达要求,则企业需返还政府先前的资金资助。

二、拓宽民资、外资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甚至关系到国家秩序的安全稳定,但对于一些不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领域可以适当进行放开,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和外资的进入。对于民间资本而言,基于寻找保值增值投资渠道的出发点,在现阶段诸多投资领域受到管控与限制的情况下,开放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一定会引来大量的民间资本,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等。对于国家安全稳定有较小影响的领域,可考虑采取以国家控股、民营资本参股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民间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对外资来讲,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是釆取合资形式,这样既能保证对外资的充分利用并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又能对其保持着较为良好的控制。外资的进入不仅能够拓宽融资渠道、优化经营模式、促进企业品牌的树立与塑造,也能够使企业的无形资产不断增加,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资本市场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资本市场将成为文化产业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现阶段,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存在一定的现实难度,但仍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日益完善,具有一定业务优势且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中小微企业,在直接融资渠道方面将更加多元;另一方面,通过流动资金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循环贷款、产权市场溢价转让和拍卖等多种间接融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的是,资本市场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助推效用,成效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