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9号夜间开始,A股突然进入“地雷战”模式,众多个股业绩纷纷“爆雷”,而且亏损数额巨大,动不动10个亿起,像天神娱乐(002354.SZ)直接以73-78亿的亏损“拔得头筹”。而这波“爆雷潮”的根源,实际来源于1月4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一纸“动态报道”。
2019年1月4日,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动态(2018年第9期)》,动态中《关于咨询委员对会计准则咨询论坛部分议题文件的反馈意见》提到,大部分咨询委员认为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应该采用摊销办法,由此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政策预期,即2019年商誉会计处理将由“减值”改为“摊销”。

众所周知,A股近几年大量的并购重组造就了上市公司天量的商誉规模,截至2018三季度,全部A股商誉规模已达1.45万亿元。而由于经济下行、行业剧变、内部整合、流动性危机等种种原因,事实上大部分并购造成的商誉实际形成了巨大的减值风险,一旦商誉会计处理由减值改为摊销,则这些上市公司将面临连续几年巨大的商誉摊销,对利润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实际上将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出现连续3年以上的亏损,面临退市厄运。

正因为此,这些上市公司就有着足够的“动力”在2018年会计年度采取一次性计提的手段,将实际已经“不复存在”的商誉一减到底,给业绩“洗个大澡”。可以看到,计提商誉减值正是这几天众多上市公司业绩巨亏的根源。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30日一天,就有23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变脸原因就涉及商誉减值,除了未具体说明商誉减值金额的9家上市公司除外,剩余14家上市公司至少计提了178.68亿元的商誉减值金额,这些商誉减值的“大户”也的确都是前几年并购市场上的“大户”。
当然,这一年以来,上市公司面临的“地雷阵”又何止商誉一种。近年来经济持续低迷、市场流动性偏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也导致了上市公司各种经营困难和潜在亏损。对于他们来说,既然要业绩“洗大澡”,那还不如干脆把其他各种各样实际亏损、可能亏损、潜在亏损,乃至“老板想象的亏损”等一股脑儿全部解决掉,实现2019年的“轻装上阵”。比如今天引起热议的雏鹰农牧(002477.SZ),除了商誉减值外,还表示由于没钱购买猪饲料导致生猪死亡率过高减少利润近4亿元,一听很神奇细想又觉得“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在完成业绩洗澡后, 这些公司哪怕在2019年实现正常的经营业绩,也能够成为报表上增幅巨大的闪亮业绩。而部分“暴雷”个股也的确并没有迎来暴跌,反而有部分资金进行了“抄底”,而像初灵信息(300250.SZ)这种神奇的走势也充分体现了我大A股理想丰满的一面。

所以,本次的“爆雷潮”看上去很可怕,但其实也蕴含着一定的二级市场投资机遇,一些本身行业前景可期、业务发展稳定的上市公司也会因此迎来建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