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是一类低分子化合物,与硅原子一端相连的是能水解的氯或各种烷氧基,水解后能与无机物相连;另一端有各种能与有机物相作用的官能团,如氨基、乙烯基、巯基等,故硅烷偶联剂能将有机物和无机物桥联起来。
硅烷偶联剂几乎可用于任何一种材料的交联,包括: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密封剂、橡胶、水溶剂和亲水性聚合物以及无机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加工、矿物粉沫填料的复合材料、聚乙烯电缆或管子等;还可用于环氧聚氨脂、聚乙烯醇缩丁醛、丁睛橡胶等粘合剂和聚氨脂、氯丁橡胶、丁醛橡胶等密封剂中的增粘剂;涂料和油墨的增粘剂;金属材料的防锈和防氧化、玻璃和陶瓷材料的表面处理、织物和皮革的后整理等。
根据《2018-2024年中国有机硅行业市场运营现状调查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8年我国硅硅橡胶、偶联剂、硅油和硅树脂四类产品用量分别占68%,17%,12%以及3%。其中,硅橡胶是消费量最大的产品,下游主要为建筑与汽车行业;硅烷偶联剂是目前增长较快的产品。
虽然有机硅的终端产品可以简单概括为四大类,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其具体产品高达7000多种。有机硅生产工序较多,每一道工序产生的产品或副产品都能对应部分市场需求,因此有机硅下游行业分布极为广泛,客户也十分分散。
综合两方面因素,有机硅生产企业能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是考核企业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比如,美国道康宁是世界有机硅生产企业的龙头,机硅产品多达7,000多种,在全球拥有25,000多家客户,日本信越的有机硅品种高达4000多种,德国瓦克也有3,500多种产品;韩国KCC和德国瓦克均在总部设有研究中心,不断研发出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为客户带来增值效益。
另外,优秀的有机硅企业还需要具备柔性调整生产计划的能力,贴近客户需求,生产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并能根据客户需求,个性化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因此,海外巨头均在重点开发的市场设厂,节省运输及关税成本的同时,将生产更贴近客户,比如道康宁在进入中国市场四十余年,已分别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香港和台北设有6个办事处,并在张家港和上海建有2个主要生产基地和1个商务技术中心;瓦克在世界各地设有25 个生产基地,并在欧洲、美洲和亚洲31 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和销售办事处。
有机硅产业链主要包括:有机硅原料、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深加工四个环节。有机硅上游原料为氯甲烷(由甲醇和盐酸制备而来)和金属硅,中游为单体(氯硅烷)及中间体(DMC、D3、D4、D5等),单体经过聚合形成下游产品硅橡胶(HTV、RTV、LSR)、硅油、硅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