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二甲基二氯硅烷通过水解、裂解等工序,可以制成几种主要的中间体,包括D3(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CMD(D3、D4、D5的混合物)等,统称为硅氧烷。通常1吨单体可以产出0.46吨硅氧烷。
单体产生的副产品可以通过进一步分解,形成硅油、偶联剂、硅树脂、气相法白炭黑等产品,还有部分废料只能通过燃烧或掩埋的方式处理。但是,根据合盛硅业披露,传统的副产物市场已严重饱和。在环保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企业若不能将这些副产物及时处理掉,极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下游副产品的深加工对企业能否持续盈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沸物占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比重约6%-7%,而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可将比重降至3%-5%。高沸物是一种黑色、带刺激性气味并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混合液体,包含30多种化合物;传统的高沸物处理方式是将高沸物用于生产高沸硅油,作为低档防水剂。不过,近年来有机硅单体产量不断扩大,导致高沸物市场容量严重饱和,每年只能用掉约五分之一的高沸物,因此其商业价值较低,大量库存积压造成严重的环保问题和安全隐患。
一甲是易燃、无色透明液体,遇水会释放有害气体。目前一甲主要是通过与醇和酸反应用于生产气相法白炭黑、硅烷交联剂、甲基硅树脂等。
低沸物是指沸点在40摄氏度以下的硅烷混合物,其中大部分是四甲基硅,另外还有氯甲烷、三氯氢硅、二甲含氢和一些烷烃。迄今为止,工业上仍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处理低沸物,多是将其燃烧排放。
共沸物主要指四氯化硅和三甲基氯硅烷的共沸物,传统的方法是将共沸物进一步分离后再利用。三甲基氯硅烷用来制备六甲基二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六甲基二硅烷等;分离后的四氯化硅可用来制备四丁酮肟基硅烷、四乙酰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气相法白炭黑等。
废渣浆以往是通过就地掩埋的方式处理,在环保力度加大后,国内大多数公司采取焚烧处理。
硅氧烷通过进一步合成得到硅橡胶和硅油。根据上市公司披露,通常每吨硅氧烷可以制备350.9吨的硅油(1:0.035)、4215.4吨110生胶(1:0.42)和5060.9吨107胶(1:0.51)。每吨生胶可制备1.54吨混炼胶,每吨107 胶可制备1吨硅酮密封胶。
硅橡胶是有机硅最重要的下游产品,应用最为广泛、工艺成熟的硅橡胶产品包括以下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