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股不同权的支持者观点
①公司早期需要大量融资,大量融资势必减少原始股东股份,导致创始人可能被新股东踢出局,而AB股架构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②实现同股不同权可以防止恶意并购,使得管理层专注企业经营,在实际发展中可以制定更为长远的计划,不被短期利益所迷惑。
③同股不同权可以有效保持核心成员稳定,减少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在采取同股不同权的企业中,处于初创期发展期的高科技高盈利增长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类公司的所在的行业往往竞争激烈,早期拥有技术开发能力的人行业内部屈指可数。当核心成员的股权被稀释后,失去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定权,竞争对手便可闻风而动,主动挖角坐收渔利。
④在一些特定领域,AB股架构优势明显。最明显的例子是传媒业,知名传媒的品牌往往经过极长时间的沉淀,但毁灭这个品牌可以十分迅速,同时传媒业的行业属性势必让其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与公共监督责任,在资本介入后,一方面企业需要追求盈利,另一方面也需要继续保持自身的文化理念,同股不同权可以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著名媒体《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均采用了双重股权结构。
(2)同股不同权的反对者观点
①同股不同权违背股东平等原则,违背资本无差异原则,破坏了司法的核心价值,损害公司的合法性。
②将公司的未来押宝于极少数人,企业经营风险骤升,其本质上是一种赌博行为,这种模式下管理层更偏向机会主义,增加独裁性。最终投资者投入与产出面临不一致,大股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小股东权利形同虚设。
③丧失独立董事监督权。由于独立公司由股东任命,当极少数管理层掌握多数投票权,独立董事的监督或批评将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危险,多数情况下独立董事会选择沉默,监督权也随之丧失。
④将要或已经实施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再融资的难度和成本普遍将加大,对于需要持续投入的企业来说无异于哺乳期断奶。
⑤二级市场角度,市场对同股不同权的上市企业估值一般要比行业其他同股同权企业估值低。若市场出现牛市,该股票价格涨幅将弱于行业平均水平,若市场处于熊市,其下跌风险又比行业平均水平大,那么投资这只股票就显得十分愚蠢。
三、施行同股不同权的市场效果
在同股不同权上美国市场最为成熟,实施时间也相对较长,但逐渐认可也是2000年以后。采取特殊架构上市的企业也面临更加严苛的法律制度与信息披露,从数据上看,采取特殊安排的股票数量在市场中也并不占优势。而香港市场经过长期研究后在2018年谨慎地放开了管制,同时对同股不同权企业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条款,但首发企业小米和美团表现均不佳。